老人精神如何不空巢:实际需求井喷但公共空间稀缺

2017-01-03 15:08:19 来源:

打印 放大 缩小

我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事关老年人的各个方面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满足物质生活固然重要,但精神和心理需求也不可或缺。然而现实中,不少老人虽有休闲娱乐意愿,却面临公共服务不足的尴尬。对政府而言,工作的抓手还不多;对企业而言,市场的空间还很大;对社会而言,需要每个人为未来铺路。那么,如何才能让老人“老有所乐”,健康地休闲、方便地出行、快乐地旅游?请看本版系列“一线调查”。

元旦期间,霾笼古城,“天气不好也不想搭公交出门了,小区里又没有条件,不能就近锻炼,只好天天赖在家里”,家住西安的张奶奶,在家待得百无聊赖。老人家几年前从西安华山机械厂退休后,几乎每天要坐上四站公交到城市运动公园玩柔力球……

找乐子有条件

不少老旧小区建设对老年活动需求考虑不足,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稀缺

郭佰忍老先生,是西安经济开发区一支老年合唱团的成员。这支近百人的合唱团,每天上午活跃在西安城市运动公园。从上午7点到10点,唱歌跳舞、下棋打拳的老年人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散布于各个角落。从工厂退休14年,把孙辈看大的“使命”也完成了,“如今健康不得病就是对儿女最大的支持。吃好喝好救不了咱的命,大家凑到一起把郁闷唱走、把开心唱出来,老有所乐、身心舒畅才是灵丹妙药。”郭佰忍说。

郭老汉的逻辑颇受认同。“1994年内退,一直照顾老年痴呆的婆婆,后来老人送走了,我却得了‘三高’、心脏早搏,落了一身病。”70岁的尚改焕打起太极,招式沉稳,脸庞红润有光,“跟着别人练拳练了五年多,除了血脂高,啥病都没了。”她把头发染得乌黑,“老人最怕窝在家里不出来。健身健心,你得找乐子!”

找乐子,得有条件。记者走访发现,很多老旧小区建设之初对老年活动需求考虑不足,加之公园、广场、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稀缺,城市很多老年人面临“有休闲娱乐的意愿但缺乏场地和设施”的难题。

同时,现有的活动场所,往往对老年人休闲娱乐的针对性设计不足,安全亦存隐患。从陕西日报社退休的王师傅,经常到西安城墙根的环城公园拉板胡、吼秦腔,“公园内的道路与台阶间没有鲜明的区分,凉亭上下台阶也没有扶手,我就亲眼见过好几个老年票友跌跤。”

硬件之外,由于缺乏组织和指导,很多城市老年人的休闲活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西安曲江城墙遗址公园,夜晚跳广场舞的吕阿姨向记者坦言:“咱也不会个啥,今天到这堆儿跳跳民族舞,明天凑那堆儿扭扭秧歌,瞎跳瞎玩,玩两天就没意思了,还不如在家看电视。”

专业系统的老年人教育指导机构有没有?有,却“一座难求”!

教育资源稀缺

老年人教育机构只好在公园、广场等场所开设校外教学辅导站,将触角延伸到基层

14:10,差20分钟才上课,40余位老年人已经换上了健美服,在舞蹈室落地镜前压起了“一字马”。

文体、器乐、书画等5个系,形体舞、健美操、瑜伽、书法、钢琴等10个班级,西安老年大学的学员们,都格外珍惜上课的机会。

这是一组不输任何一所普通高校办学规模的数据:建校21年,每年春秋两学期开班,一学期208个教学班,学员6200人次,一学年就有上万人次。然而,这组数据与全市老年人口总量相比,仍是微乎其微。“目前,西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150万左右。”西安老年大学校长毕锟介绍说。2015年,西安市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5.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最早步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

“西安实现了老年大学从市一级到区县的普及,全市有35所分校。”毕锟告诉记者,但规模较小满足不了全市老年人入学的需求,“总校只有不到30间教室。比较火的声乐,一学期400个名额,两个小时就报完了。”

面对“一座难求”老年教育资源紧缺的突出问题,西安老年大学从去年起尝试在公园、广场等场所开设校外教学辅导站,“安排任课教师,义务在辅导站给老年群众开展声乐、舞蹈、太极等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得到老年学员的欢迎。”毕锟介绍说,目前该校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地已开设辅导站11个,参加辅导活动6000余人次。

毫无疑问,老年人的健康休闲娱乐需求已迎来“井喷期”。“前不久,陕西省组织老年人广场舞大赛,光西安就派出70多支队伍。”西安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常务副主席苗宗魁说,老体协下现有乒乓、空竹、钓鱼、棋类等十余个项目,“仅门球一项,全市区县镇街登记在册的就有600多个队伍。”

由于场地经费有限,像西安市老体协、西安老年书画研究会等民间社团,除了积极组织交流切磋、定期培训指导等服务老年人的举措外,更多的还要靠活跃于基层的老年人队伍与个人自身的热爱与坚持。记者了解到,西安市老体协是全市民间社团中为数不多的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的社团,每年拨60万元,专项活动还会再予以支持。像西安老年书画研究会,则主要靠收会费、爱心机构的支持来维持日常开销,“入会40元,每年再收10元会费,布展时再通过西安市老年基金会等爱心机构提供经费场地等支持。”西安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王晓军告诉记者。

产业路程尚远

老年人娱乐市场尚处雏形期;依托社区基层平台予以组织化培育或是可行途径

“养老院等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解决的是如何活着的问题,而除了吃喝拉撒,还要回应老年人‘活着干啥’的需求。”毕锟打了个比喻,老年人健康休闲娱乐的需求很大,“而我们现在只能供应‘一小碗饭’,要是能给上‘一大盆’‘一大锅’,效果会更好。”

记者了解到,由于机制原因,体制内“吃财政饭”的老年人教育机构面临扩大规模的困难,也缺乏扩大规模的“冲动”。以西安老年大学为例,学员一学期学费之前只有80元,最近才提升到150元。也有商家瞅准了产业化商机,西安市本地房地产三甲之一的一家企业,去年开始尝试引入社区老年大学,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尚处雏形期的市场,让社区老年大学的运营更多还需依靠企业反哺。

产业化远欠成熟,让不少活跃于公园广场的“游击店”找到了市场。年届花甲、习练陈式太极拳多年的陈全章,如今就在西安城市运动公园和兴庆公园教人学拳,“一套太极加上健身气功,学费500元,学生里有不少是老年人,都是慕名而来,不交钱跟着我们打也可以。”

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康娱乐休闲的需求并加以规范?西安市老龄办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发挥社区基层平台的作用是一个方向。

记者在西安市莲湖区环城西路街道看到了一种可能:作为典型的人口密集区,街道不到3平方公里的地域,聚居了9个社区的6万余居民,老年人比例很高。家住大庆路社区蔚蓝印象小区56岁的姜华,“退休后除了给孩子买菜做饭出下门,其他时间都憋在家里,情绪很低落。”

针对社区老年人精神空虚、休闲娱乐需求无法满足的问题,从2013年底开始,环城西路街道依托社区居委会,鼓励并培育辖区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居民自发组成“社区家庭”。蔚蓝印象小区居民杜秀钦,组建了“健美操社区家庭”,目前已超过百人,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而姜华也被杜秀钦“生拉硬拽”加入其中,“跳之前浑身不舒服,现在无病一身轻,嗓门都比以前亮了八度。”

近3年来,环城西路街道培育了健美操、合唱、驴友、钓鱼等120多个“社区家庭”,其中很多面向老年人的休闲娱乐需求,“家庭成员”近4000人。有专家认为,依托社区基层平台,发挥邻里情感优势,就地就近结合老年人具体健康休闲娱乐需求予以组织化培育,或是基于当前社会条件下的一个发展方向。

编辑: sj004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