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综合治理 旱碱地里种好中国粮

2023-08-22 13:34:37 来源: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

人民网沧州8月21日电 (记者杨文娟)日前,走进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麦种植区,只见旱碱麦收割后的又一茬农作物——玉米,长势格外喜人。

这还是当年“种粮难”的旱碱地吗?“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访团一行人来到这里,开始了探究“当地旱碱地如何改良和旱碱麦如何增收”之旅。


【资料图】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麦种植区玉米长势喜人。 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

黄骅旱碱麦种植历史悠久。据《黄骅县志》记载,旱碱麦种植在黄骅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原始品种以‘小红芒’等为主,亩产仅有50公斤,产量很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发展科科长杨树昌介绍说,后来种上了冀麦32,产量达到150公斤,“但是黄骅临海,雨水大时,冀麦32品种株高超过1米,大风吹过,麦子就会倒伏,严重影响收成。”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麦种植区土壤。 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

对此,黄骅人没有坐以待毙。数年时间里,围绕旱碱麦种植中的“种、肥、播、管”等重点环节,农技人员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开挖排沥沟排盐、深松深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了土壤,改良了种植技术。

据了解,历经多次选种和改良,目前黄骅市主要培育推广了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5等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亩产基本稳定在250—300公斤。现在,黄骅市常年旱碱麦种植面积约61.8万亩,总产约13.26万吨。

“旱碱麦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每年9月下旬至10月播种,第二年6月收割,生长周期将近9个月。”杨树昌说,近几年来,黄骅市深入挖掘旱碱麦独特品质,通过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结合当地特色,不断研发产品种类、拓展产业链条。

旱碱麦制作而成的面花产品。 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

不仅是在黄骅,为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沧州市坚持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对旱碱麦种植土地改造、新品种应用选择、播种管理、生物有机肥施用等全过程生产技术标准深入研究,实行了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了旱碱麦品质。

目前,沧州已培育规模化种植经营主体40余家,全市旱碱麦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2万亩,2022年总产量达22.37万吨。

“现在,以旱碱麦为原料的高筋小麦粉、面花等产品已经走进大型商超、酒店,旱碱麦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麦粒’。”杨树昌表示。旱碱地,这个曾经的“低产量”“秃地片儿”,如今已蝶变为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渤海粮仓”。


编辑: sj004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科技赋能+综合治理 旱碱地里种好中国粮
淄博市淄川区松龄路街道:巧手妙解“蜘蛛网” 群众满意赢赞誉
唐河县临港街道:提升服务效能 优化营商环境
成都市安置房小区不收业主物业费只收租户的合理吗
第7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经济合作项目签约4126.5亿元
聚焦“绿色”与“智能”加码算力新基建 AI算力战略正式发布
格力集团成立珠海文旅公司 经营范围含旅游业务
忆外婆
“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他们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
商丘市中心血站检验科通过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审核
绥芬河铁路口岸首次进口冷冻海产品
贵广高铁提质改造工程贺州段将完工 从贺州到广州动车最快不到一小时
以科技引领治沙 近十年我国完成治沙任务2033万公顷
铁路部门优化完善12306旅客信息服务功能
从“煤黑子”到“绿色港”
前7个月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9.1%
财政部安排一次性补助资金24亿元支持开展“一喷多促”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呼吁防止巴以局势走向彻底失控
特写:接过祖国援助物资,他们的眼睛亮了
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发布“大足宣言”
广州数字经济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领跑功能日益凸显
内乡县师岗镇开展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宣传工作
南阳市宛城区全面实施“雨露计划”
党媒访谈厅 | 河南南阳:小艾草带动大产业 助力中医药强市建设
信用卡溢缴款管理得到加强
浓情七夕释放浪漫消费力
如何建?怎么管?城市绿道建设“加速跑” 折射出哪些发展理念?
“广东药监”:牙膏不能“抗幽门螺旋杆菌”
盯紧目标 持续攻坚 确保重点交办事项高效落实
洪涝灾害后易发传染病这份预防指南要牢记